针对当前生育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玉捷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继续开展优生优育、孕前指导服务,降低生育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努力实现育龄群众优生优育和孕前指导服务全覆盖,减少无孕前服务和孕前指导人员比例。继续抓好新婚教育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两个宣传教育重要关口,实现新婚人群教育全覆盖。重点抓好 35 岁以上有怀孕意愿的育龄妇女孕前宣传服务指导工作,适当推行 35 岁以上育龄妇女孕前生育评估制度,不断降低高龄孕产妇生育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在全面两孩政策下做好家庭计划指导工作。鼓励育龄群众建立家庭生育计划,提高生育质量。
加强孕产妇妊娠过程中的干预和指导。针对孕产妇妊娠过程中常见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加强干预和指导。充分利用基层妇幼保健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为孕前夫妇大力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夫妇在孕前提前做好妊娠期疾病以及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转变生活方式,做好妊娠准备。在孕产妇妊娠期间,基层妇幼保健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做好孕产妇的宣传指导工作,建立妊娠期疾病干预小组,大力开展妊娠期疾病的干预工作,帮助孕产妇转变生活方式,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
针对剖宫产对再生育产生的风险问题,通过社区优生优育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指导, 以及基层妇幼保健所围产期服务指导等方式,加强剖宫产风险教育和相关指导,努力降低孕产妇生育风险。同时,进一步强化危重孕产妇抢救措施,降低危重孕产妇死亡比例。
加强产后访视工作。努力实现妇保医生产后访视全覆盖。其一,合理安排产后访视时间。保证充足的产后访视时间,使妇保医生和计生工作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对产后妇女进行产后避孕理论和实践指导。其二,做好产后访视方案。将产后访视每个环节纳入访视方案,并对每个访视环节进行内容和时间规范,保证产后访视过程按规程进行,杜绝产后访视的随意性以及访视环节增减的随意性,保证每个环节均按方案计划执行。其三,强化产后访视过程中的操作性指导。将产后避孕时间选择、避孕措施选择等操作性内容纳入产后访视方案。同时,在产后访视过程中建立产后妇女避孕节育档案,根据产后妇女及其丈夫的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避孕方案供产后妇女及家庭选择,让产后妇女及家庭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