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孕产妇子痫前期风险预测研究项目(ChiPERM)全国多中心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顺利召开 2021-06-03
- AI专访|杨慧霞教授:为每一位孕产妇保驾护航已成为我的使命 2023-09-19
- 9.12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 预防出生缺陷,科学健康孕育 2023-09-14
- 重磅 | 国家出台《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筛查率达90% 2023-09-04
- AI专访 | 边巴卓玛教授:聚焦,协作,突破!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不断努力 2023-09-04
【概要描述】2019年6月18日,国际妇产联盟(FIGO)发布妊娠早期筛查和预防实用指南,指南由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妇产科潘昭颐(Liona C. Poon)教授发起,成功建立孕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预测模型。随着指南的发布,妇产科学界子痫前期的管理从此开启了新的时代。
【概要描述】2019年6月18日,国际妇产联盟(FIGO)发布妊娠早期筛查和预防实用指南,指南由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妇产科潘昭颐(Liona C. Poon)教授发起,成功建立孕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预测模型。随着指南的发布,妇产科学界子痫前期的管理从此开启了新的时代。
2019年6月18日,国际妇产联盟(FIGO)发布妊娠早期筛查和预防实用指南,指南由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妇产科潘昭颐(Liona C. Poon)教授发起,成功建立孕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预测模型。随着指南的发布,妇产科学界子痫前期的管理从此开启了新的时代。
子痫前期(PE)是一种多系统疾病,孕妇中的发生率为2%-5%,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早发型PE。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76,000名妇女和500,000例婴儿死于子痫前期。
虽然PE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证实至少部分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符合两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是由于滋养层细胞入侵过浅,导致螺旋动脉的重塑不足。继而发生第二阶段,即母体的血管生成因子与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不平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出现疾病临床症状。
目前仍无法实现PE的准确预测和统一预防。妊娠早期有效预测PE是为了能够识别发生PE的高危人群,从而可以尽早启动必要的措施以改善胎盘形成、防止或减少PE的发生率。此外,识别“有风险”的群体可以帮助定制产前监测,以预测和识别临床综合征的发作并及时进行处理。
FIGO推出此次指南的目的是:提高对PE与孕产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对母亲和后代未来健康风险的认识,并要求制定明确的全球卫生议程来解决这一问题;制定共识文件,为妊娠早期早产型PE的筛查和预防提供指导,并传播和鼓励使用。
● 高龄
● 初产妇
● 子痫前期既往史
● 妊娠间隔较短和较长
● 辅助生殖
● 子痫前期家族史
● 肥胖
● 种族和民族
● 妊娠期糖尿病症、慢性高血压、肾脏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等合并症
妊娠早期子痫前期的筛查:
1 |
FIGO支持孕早期子痫前期应通过妊娠早期组合检测与孕产妇风险因素、MAP、UTPI和PlGF进行一步式筛查。 |
2 |
FIGO支持在妊娠早期组合检测中定义的高风险女性中,阿司匹林150毫克/晚应在妊娠11-14+6周开始,直至妊娠36周分娩时或确诊为子痫前期时。 |
指南推荐以下孕早期单胎妊娠筛查程序:
最佳实践建议 |
证据质量 |
推荐级别 |
必须准确记录母体特征、病史和产科史 |
高⊕⊕⊕⊕ |
强 |
MAP作为PE风险评估的一部分进行检测 |
高⊕⊕⊕⊕ |
强 |
最好的生化标志物是PlGF |
高⊕⊕⊕⊕ |
强 |
测量UTPI |
高⊕⊕⊕⊕ |
强 |
|
© 2021 宁波奥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浙ICP备17032133号-2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