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孕产妇子痫前期风险预测研究项目(ChiPERM)全国多中心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上海顺利召开 2021-06-03
- 奥丞生物&小海龟达成战略合作,共创国产化数字PCR2.0新格局 2023-02-23
- 宁波市海曙区委常委、副区长徐洪涛一行调研奥丞生物 2023-02-23
- 2月23日|第十四次全国产科热点学术会议重磅来袭! 2023-02-22
- 邀请函|数字PCR遗传生殖应用暨奥丞-小海龟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3-02-22
【概要描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和安全,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子痫前期-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概要描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和安全,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子痫前期-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在2015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在最新版指南中,明确强调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发病的复杂性,尤其孕妇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程度和表现形式复杂,子痫前期的首发症状的多样性。于此基础上,指南在强调各种风险因素识别同时,提出应重视妊娠期的临床预警信息,强化产前检查,提高早期识别和早期诊断能力,并在降压和预防抽搐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注意各种诱发病因的诊治,下面针对部分更新内容。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害的简明阐述
1) 未能及早识别和及早发现,使其发现时已经成为重症;
2) 孕妇已经有严重的靶器官的并发症,需要转诊到三级医疗救治中心,
3) 并需要多学科联合救治 ;
4) 发生在各级医疗助产机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孕产妇死亡约有一半是可以避免的。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尤其是子痫前期管理的关键因素分析
1) 如何早期排查和筛选风险因素
2) 如何做好早期预防和预警
3) 如何早诊断、早干预、早处理
3. 早期排查高风险因素的更新
不是每例子痫前期孕妇都存在所有的风险因素 ,而且,多数子痫前期见于无明显风险因素 的所谓“健康”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的风险因素见表 1。
注:标黄代表调整(40岁调整为35岁)或增加。
强调风险人群的妊娠前检查和产前检查非常重要。
要注意排查各种风险因素,对于过低体重者要加以重视。
4. 高血压测量方式、方法更新
● 血压测量方法:增加必要时测量两臂血压,了解血压的增高情况;
● 血压测量方法:增加必要时测量两臂血压,了解血压的增高情况;
1. 持续性重度高血压(高血压急症):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
2. ≥110mmHg,为重度高血压,如急性发作、持续>15 min 动态监测、评估及管理“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及短暂性或一过性高血压等各种表现形式的高血压;
3. 密切随访血压较基础血压升高 30/15mmHg,但<140/90 mmHg 时(不作为高血压的诊断依据),还要注意相对性高血压的问题;
4.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及短暂性或一过性高血压以及相对性高血压这几类人群注意动态血压变化,提倡家庭血压监测和有条件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
5. 如何鉴别诊断:
1. 当出现早发子痫前期或妊娠20周前出现了类似子痫前期的临床表现,需要及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肾脏疾病、滋养细胞疾病、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鉴别;
2. 不伴有蛋白尿的妊娠期高血压更易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肝功能受损;
3. 伴有蛋白尿的妊娠期高血压注意与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鉴别;
4. 如产后病情不缓解,应注意是否有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5. 注意子痫及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与癫痫、其他原因的脑动脉缺血或梗死、颅内出血等情况的鉴别 。
6. 如何早期识别
● 子痫前期-子痫存在多因素发病也使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个体的首发症状表现不一。
● 首发症状:单项血压升高、单项蛋白尿、胎儿生长受限、血小板下降、头痛或视力障碍、为上腹部疼痛、有反射亢进、头痛或视力障碍与上腹部疼痛并存。
● 仅存在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血小板计数<100×109/L、转氨酶水平异常(如ALT≥70U/L、血肌酐水平>106μmol/L、低蛋白血症等。
1) 注意:部分孕妇子痫前期发病时并无高血压或蛋白尿。
2) 注意子痫前期临床表现存在渐进性或迅速发展性,甚至可在2-3 天内迅速恶化。
3) 子痫前期-子痫在临床上可以跳跃性发展并非都是渐进性发展,子痫可以发生在子痫前期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可以发生在重症者,也可以发生在临床尚未发现高血压和蛋白尿时。
7. 子痫前期的预测
大量研究验证了血管生成因子,如sFlt-1、PLGF、sEng,可在妊娠中期对早发子痫前期的预测起到一定作用。
另外2020版指南认可2019年《FIGO 子痫前期孕早期子痫前期筛查与预防实用性指南》推荐的最佳的预测方法是联合孕妇的风险因素与MAP、PLGF、UTPI,准确性更高。当然关于生物学标志物预测子痫前期及如何结合其他生物物理参数的联合应用,需结合中国国情开展前瞻性、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以制定中国的方案。
8. 子痫前期的预防手段
1. 应进行适当的产前检查
2. 进行足够的饮食营养管理
3. 提高产前检查的质量
4. 加强孕妇自身依从性的提高
5. 对于低钙摄入人群(<600 mg/d),推荐口服钙补充量至少为1 g/d。
6. 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高危因素孕妇,从妊娠早中期(妊娠12-16周)开始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依据个体因素决定用药时间,预防性应用可维持到妊娠26-28周。
更多内容,请戳 DOI: 10.3760/cma.j.cn112141-20200114-00039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J]. 中华妇产科杂志 , 2020, 55(4):227-238.
加入我们
共同开创子痫前期管理新纪元
为生命喝彩!
© 2021 宁波奥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浙ICP备17032133号-2 |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宁波